导航
网站首页
研究院概况
研究院简介
成立缘起
办院宗旨
研究内容
组织架构
院务委员会
学术顾问
学术委员会
特聘/客座教授
学术团队
成果展示
著作
获奖
论文
2022年至今
2020年-2021年
2017年-2019年
资政报告
学术动态
综合新闻
饶宗颐论坛
饶宗颐讲坛
人才培养
课程
党建工作
饶宗颐讲坛
第十二讲:玄奘与印度佛教逻辑
郑伟宏,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,哲学学院宗教系兼职教授。1948年生于江西会昌,祖籍广东兴宁。197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,留校任教。在哲学系教授形式逻辑多年。1986年调本校古籍整理研究所从事因明研究至今。2014年退休。
第十一讲:翻译中的“同”与“真”之别:反思
朱纯深,1993年获Nottingham大学英语翻译博士学位,先后任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(1993-1998)与香港城市大学(1998-2017),教授翻译并指导博士研究生,现为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翻译学教授,兼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、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中心荣誉研究员。
第十讲:文化及价值可持续性的重建: 儒学与犹教
成中英,国际中国哲学学会荣誉会长、国际易经学会主席、世界著名哲学家,“第三代新儒家”代表人物之一、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终身教授,国际中国哲学学会(1974)、国际易经学会(1985)、国际儒学联合会(1993)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与首倡者,当代中国管理哲学的开创者,英文《中国哲学季刊》(1973)的创立者和主编,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,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。
第九讲:存在两界的文化沟通与融通:犹学,佛学与儒学
成中英 教授 主讲人简介: 成中英,国际中国哲学学会荣誉会长、国际易经学会主席、世界著名哲学家,“第三代新儒家”代表人物之一、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终身教授,国际中国哲学学会(1974)、国际易经学会(...
第八讲:从博雅教育到通识教育——当代对通识教育的不同想象
黄藿,辅仁大学哲学学士(1972)、硕士(1974)、博士(1986),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育哲学硕士(M.Phil. in Educational Studies, Glasgow University 1988)。现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,文学院院长。学术专长:德行伦理学;亚里士多德伦理学、政治学、诗学等研究;教育哲学;存在哲学;社会政治哲学、中西德行论比较研究、通识教育理论与实务。
共32条
首页
上页
1
...
3
4
5
6
7
下页
尾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