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12月,是深圳大学相对独立的实体性科研机构。创立之初,是为了纪念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而命名。饶宗颐文化研究院是一所融文化、哲学、历史、文学、艺术、区域研究等跨学科的科研机构,旨在顺应国际学术趋势、服务国家发展需要,致力于世界文明对话、饶学与粤港澳大湾区人文、文化传承与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学术研究,是在人才培养、咨政服务和推广传播方面有所发展的科研院所。

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人文研究机构,聘请了一批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担任专职和兼职教授,以及学术顾问,包括法兰西学士院院士、法国远东研究院原院长、著名汉学家汪德迈(Leon Vandermeersch)先生,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原副主席、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,“第三代新儒家”代表人物、著名哲学家、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成中英先生,全国宗教学会原副会长、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先生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先生,比利时皇家科学院终生院士、国际著名佛学家魏查理(Charles Willemen)先生,日本著名汉学家海村惟一(Amamura Yuiji)先生、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先生,以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陶思炎先生等。

研究院汇聚一批跨学科学者群体,研究领域分属文化、哲学、文学、历史、艺术、区域研究等。创院院长刘洪一教授为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、中央马工程重大课题首席专家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、第12届、13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。以青年学者为主体的研究团队来自海内外著名高等学府,构筑了一个学渊丰富、学科交叉、富有创新朝气的新型研究平台。

研究院组建了学术委员会,聘请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,一批知名学者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。研究院还制定了《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管理办法》《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院务会议制度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,定期开展各类学术,教学及院务活动。

研究院成立以来,在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、平台建设、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。研究院于2016年成为饶学联汇成员,被评为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、广东省岭南文化研究基地;目前承担有中央“马工程”重大课题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各1项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、省部级项目8项;出版《文明通鉴丛书》第一辑,包括饶宗颐《中外文化钩沉》、汪德迈《中国文化探微》、成中英《中西哲学论》、高宣扬《德法哲学交流史》、刘洪一《犹太文化要义》等,出版《文化创新与跨学科文化研究》《文明通鉴与文化创新研究》等;在《哲学研究》《中国哲学史》《哲学动态》《中国比较文学》、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(《中国史学研究》)、《新华文摘》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,为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单位提交咨政报告10余篇;已举办“饶宗颐讲坛”28场,先后邀请李焯芬、郑炜明、陶思炎、魏查理、海村惟一、汪德迈等众多海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;主办“饶宗颐国际文化论坛”高端学术会议2届,吸引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、内地与港澳台高校及研究机构师生、企业代表与会,“饶宗颐讲坛”与“饶宗颐文化论坛”已成为云集海内外著名学者的国际化高端学术交流平台,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。反映本院青年学术成果的《文明通鉴青年丛书》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。研究院近年还为博士生、硕士生、本科生开设了《文明秩序论》《<圣经>研究》《现代心理学与传统心学》《哲学典故与哲理》《先秦诸子学》《魏晋玄学》《幸福论》《品诗论史》《英语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》等课程,受到学生欢迎。